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环境监测与污染物环境行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监测技术、装备及系统集成,污染物溯源环境预警技术体系,污染物环境迁移、转化、暴露代谢过程,环境毒理效应及生态阈值,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价技术方法。在生物传感敏感器件筛选技术、环境在线监测设备集成、新型污染物环境效应等方面技术优势明显。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7项,编制国家标准1项,授权发明专利9件,4项设备实现产业化。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大气污染物源解析、VOCs及气态污染物迁移转化和SOA形成机理、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环保部公益项目等课题30余项。针对制药、石化、印刷等重点行业VOCs治理开发了高效生化净化、新型绿色吸收、新型催化氧化等多项新技术,完成30余项废气治理工程。为推动京津冀大气环境质量改善,2012-2014年连续3年提出河北省政协1号提案。主编国家技术规范3项和河北省地方标准2项。
 
水环境污染防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城镇污水安全排放、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水生态环境修复。以制药、化工等典型行业废水污染防治和流域水体污染修复为重点,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50余项,在厌氧生物处理、臭氧催化氧化、微气泡曝气、农村污水处理等技术及装备研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6项,编制国家标准1项目,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完成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咨询项目100余项。
 
固体废物资源化与清洁生产: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工业固废、农村生物质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和清洁生产技术。先后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环境保护部科技项目等纵向课题30余项,完成废物资源化工程设计和产业化应用20余项。形成了工矿废渣(脱硫石膏、钢渣、尾矿渣)生产功能性建筑材料、抗生素发酵菌渣综合利用、餐厨垃圾产乳酸、秸秆薪柴洁净燃烧技术与装备、化工及制药行业绿色合成等系列专有技术。
 
化工过程安全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化工工艺过程安全、基本单元操作与运行安全、化学品储存运输过程安全和化工本质安全设计。采用联合测试技术进行危险化工工艺热动力学研究,判断化学品危险性,开展化工工艺安全风险评估。开展工业气体粉尘燃烧爆炸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开发阻爆泄爆装备与技术。承担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课题2项,承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科技项目2项,参与编制地方标准1项。
市政水污染控制及资源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水污染风险物质的来源、迁移扩散和降解规律及其控制技术包括光催化、电催化、生物强化等控制技术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地表水系统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城市管网系统优化、污染治理工艺参数优化等。市政污水深度处理及其再生利用相关的药剂研发、装备设计及运行参数优化,农村污水、坑塘、黑臭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计划项目6项,授权专利10余项。